教与学 | 人类学教材讨论 x 赠书
对一门以多样性为立足之本的学科而言,教科书意味着什么?该如何选取和使用?这篇短文希望以商务印书馆近期出版的两本新书为例,《文化人类学》(第十三版,恩贝尔夫妇著,王晴锋译)与《人类学与人类学家》(库珀著,沈沉译),分析这一问题,希望能抛砖引玉,尤其欢迎在人类学入门课教学一线的老师和同学参与进一步的讨论。欢迎大家留言,结合具体的教学经验(乃至事故),我们将精选三位朋友的留言以赠书。
也请大家关注结绳志的教学栏目:教学法何以成为一个人类学问题
Corona | 谈谈教学
教与学 | 访谈张巧运:做人类学老师,在没有人类学的地方
教与学 | 一门关于主题公园的课程,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火花
知名公共人类学网站《野性的思维》曾有过一场关于如何选用人类学教材的讨论【1】。博主阿列克斯·格卢布任教于夏威夷大学,当他要教的文化人类学导论课注册学生翻倍时,他开始考虑选用一本人类学教材。在美国的教学场景下,大课意味着老师将无法贯彻互动性强的讨论与讲授,得不得将一部分讲台渡让给学生课堂之外的教材阅读。
综合格卢布和留言的各路老师的意见,重要的教材选取标准可总结如下:
价位:美国的教科书产业发达,不乏牟利的出版集团将砖块型教科书卖到上百美金。
封面:是的,根据一篇2009发表在《视觉人类学评论》上,基于47张人类学入门教材封面分析的文章【2】,美国的人类学教科书普遍使用彩图,内容大概率是某个远离西方社会的异域环境中土著盛装进行的“不同寻常”的文化活动。老师们一方面不满于这种奇观化,一方面也希望封面可以给初识人类学的同学一个基本的学科印象。
重点内容:能否传递老师想要教授的内容。有老师建议选用教材前首先自己列张表,列出最应当被教授的十位人类学家、十个人类学概念、或十条人类学原则/知识点,如果能够涵盖便是合格的教材。也有老师建议重点看教材如何讨论种族等关键议题,毕竟自博阿斯以来,以人类学的方式驳斥种族主义及相关变形就是这门学科最重要且永远需要的公共教育之一。
问题意识和方法意识:老师觉得最不可教的是大杂烩式的教材,缺乏人类学特有的问题意识和方法意识、试着面面俱到却和学科的内在理路无关。一位留言者直言不讳自己偏爱马文·哈里斯的《文化、人、自然》(Culture, People, Nature)并非因为自己同意哈里斯的文化唯物主义论点,而是因为这本书观点明确、方法清晰。当然,这也是因为哈里斯的问题和方法意识得以综合人类学的诸多面向——并非所有尝试写教材的大家都有这一效果。
另一条留言提及教科书应介绍人类学知识是怎么来的,而非只是简单罗列往往以“反常识”存在的知识点或盖棺定论的理论范式。方法和背后认识论的缺失会让刚入门的学生茫然无措,不然则陷入对人类学知识的盲从抑或不屑。
和当下社会的相关性:老师们希望教材能够让诸多专业内外的同学体会到人类学并非一连串智识英雄搭建的理论阁楼,而一直与具体的社会事件和历史情境所涌现出的人类境况息息相关(这也是理论创生的重要条件)。
哈里斯的《文化、人、自然》(Culture, People, N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General Anthropology, Allyn & Bacon, 1997)
而在入门之后的课程,老师们往往不使用教科书,格卢布就在另一个帖子里po出了自己的《人类学史》课纲【3】。课纲上大多内容都是具体语境中的人类学文章,或经典著作里精挑细选的章节。这些章节并非用来简单展示某一时期人类学方法和理论的样貌,而是为当下学生照亮历史中鲜活的人类学探索与纠葛的火炬。虽然曾在著名人类学史大师史铎金(George W. Stocking Jr.)任教时代的芝加哥大学上学,格卢布并未偷懒直接使用老师的著作,而是将这一课程作为探索人类学与历史形塑之间的关联。
格卢布的课单:https://anthrodendum.org/2017/12/22/my-history-of-anthropology-syllabus/
在英美,人类学是各高校普遍开设的基础学科,尽管也有自己的风雨飘摇,但自入门到进阶,一系列教材或者可供选用的学科史已经让人眼花缭乱。商务印书馆近期引进的《人类学与人类学家》和《文化人类学》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人类学与人类学家》一书是著名人类学史家亚当·库珀(Adam Kuper)的重要作品,如本书译者沈沉所言:
而已经出版到第13版的《文化人类学》作者为恩贝尔夫妇(Carol R. Ember与Melvin Ember),长期负责管理“人类关系区域档案”(Human Relations Area Files)。这一档案的前身是著名人类学家默多克(George Peter Murdock,也是Melvin Ember的老师)所主持影响力巨大的“跨文化调查”(Cross-Cultural Survey)。虽然大规模档案式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早已不再是流行的学术范式,但研究萨摩亚社会的恩贝尔也积极加入过米德-弗里曼的论辩,以证明基于田野和科学比较的实证立场不会过时。这一立场和两位作者丰富的跨文化知识是这一教材成立并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而正如格卢布和他诸多同僚的讨论所示,教材如何使用很大一部分也取决于老师的能动性,国内语境下一些最常被阅读的入门书籍由作者教课、阅读与思考的经验累进而成,如《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王铭铭著,2005年出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类学家及其理论生成》(黄剑波著,2021年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当然,许多国内的朋友也向我们反应,自学人类学可能是更常出现的状态,这里也推荐张文义老师的《人类学零级入门》。
小结也诚邀老师和同学们分享自己选用、备课、自学人类学教材的经历。我们将精选三位朋友的留言以赠出《人类学与人类学家》与《文化人类学》。
【1】
https://savageminds.org/2011/02/16/evaluating-textbooks-for-large-intro-courses/
【2】
J. D. Hammond et al. 2009 Interrogating Cultural Anthropology Text Covers: Intended Messages, Received Meanings. 25(2): 150-171.
【3】
https://anthrodendum.org/2017/12/22/my-history-of-anthropology-syllabus/